首页 > 研究社区 > 研究资源

研究资源

如何开展外语教学研究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开展教学研究”,这已成为越来越多教师的共识。但许多教师有搞科研的欲望,却不知如何下手。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

1.什么是科研?

    有人认为写一篇文章就是搞科研;也有人认为科研就是抽象的理论研究。将教学研究简单化和神秘化都不利于我们投身于科研活动。概括地说,“研究是一种具有批判和自我批判精神的系统的探究,它能促进知识的发展”。(MichealBasscy,1990)。外语教学研究可以是证实别人已经知道的东西,也可以是发现别人还不知道的知识。例如,现在许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在尝试任务型教学。我们可以对已知的任务型教学的长处,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验证;也可以通过研究找出这种方法在中国教学环境中的局限性,从而推进任务型教学的发展。

    说教学研究并不高不可攀,是因为研究工作有不同的层次,每个教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事某些层次的研究工作。教育研究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找出规律、推广运用和理论概括这样四个层次。

    收集数据这是研究的准备阶段,主要找出要研究的问题,即what is the problem?例如,学生的英语成绩上不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找出规律这一层次的研究要回答的是What causes this to happen?Can I change it?要通过研究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学生的英语成绩不理想,主要是阅读能力上不去,还有其他原因?通过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学生的成绩是否能有很大提高?

    推广运用这一层次的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Will the same thing happen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How far can there sult be generalized?即找出第二层次研究中所发现的规律的运用范围,它的普遍意义有多大?例如增加阅读量是否对一切学生有效?

    理论研究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Is there some under lying principle at work?这一层次的研究将各种规律系统化、理论化。例如,根据上面的发现,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语言的输入(input)对一个人的总体语言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第一到第三层次的研究,或者说是一种教育行动研究(Actionresearch),因为它在更大程度上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研究从一种比较客观的角度来“观察”、“分析”自己的教育行为,由此促成教学的反思,最终达到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的目的。

2.研究的过程

    一项外语教学研究一般包括下列过程:①研究背景(现状);②选择研究方法;③收集数据(在研究过程中进行);④分析数据;⑤得出结论;⑥撰写论文。它可以是线性的(如图1A),也是循环的(如图1B)(图略下同)。

    在第一阶段的背景(或称现状)研究中,一定要充分了解他人在该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这样一可避免走弯路,二可保证自己研究的新意。这是目前中小教师教学研究中最缺乏的一个方面。许多教师往往不清楚要着手研究的问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就开始按自己的设想做研究。结果尽管化了很大的精力,有时所得出的结论还没超过前人的水平。

    要了解一个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必须做大量细致的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与图书馆,做好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3.课题的选择:

    确立一个好的课题是研究能够成功与研究具有价值的一个保证,也是初涉研究工作的教师最感头痛的一件事,即俗话所说的不知从何下手。

    一项好的科研要具备以下特征:①课题有意义,或者说让人感兴趣(interest);②研究有创新(originality):研究或是材料新,或是理论新或是看待问题的角度新;③研究的问题应十分具体(specificity),即用具体的事实、数据来揭示规律,或者说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④研究具有透明度(publication),即研究的思路、方法、研究的结果应公诸于众,让他人来评价。据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应遵循如下原则:

①需要性原则应体现社会的需求,作为中小学教学研究更要注意研究的应用价值,通过研究改进我们的教学。

②创新原则课题应是前人没有或没有较好解决的问题,研究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这也是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

③科学性原则课题的假设与结论应得到实践或理论的支持。

④可行性原则主观条件应能支持课题的顺利完成。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只看课题是否热门,还得看它是否可行。例如,一个普通中小学教师以“双语教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为研究课题,根据主客观条件衡量,显然是不可行的。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其课题可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①从教学实践中找课题

    教师在教学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是研究的课题,这也是中小学教师外语科研的主要课题来源,这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推动最大。

②从科研中发现课题

    在科研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我们原先设想不一致的地方,这是新的研究课题的来源。

③从理论学习与文献阅读中获得灵感

    在理论学习与文献阅读中往往会给我们许多启示,这也是课题的一个来源。如果在理论学习与文献阅读中发现下列问题,我们可以以此作为研究的课题:

(ⅰ)理论中还没有涉及到,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ⅱ)有人研究过,但有争议的问题;

(ⅲ)已有结论,但自己有不同看法(或与自己的实践有矛盾的地方);

(ⅳ)在自己的教学条件下,对已有的课题进行重复实验,以验证研究结果的适用条件与范围。

4.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外语教学研究中常用的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问卷法、谈话法、测试法、档案法等,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可参阅《语言教师行动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刘润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如何撰写论文

    论文是研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形式。它不是研究的起始,而是研究的一种成果形式。有些教师先有了论文的构思和结论,然后去寻找与己有利的数据加以论证,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研究与论文的关系应是先有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后写论文。

    论文的结构包括:题目、作者、内容提要、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实验报告与论文的总体结构相似,只有部分内容的标题不同。它包括:题目、作者、内容提要、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结果分析、讨论、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和附录。

    教学研究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problem-solving),因此论文的前言部分首先必须提出这个研究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在正文中介绍研究的方案、被试(研究对象)的情况、研究的方法与过程、数据分析的结果。论文的结论部分应和前言呼应,说明研究的结果说明什么问题,研究一开始提出的问题能否解决,怎么解决的。论文的每一部分都应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这样文章才能紧扣主题。

    论文的撰写应从搭建论文的框架开始。论文的提纲应由大到小,由粗到细,在论点、论据、相应可用的数据都具备后,才着手写论文。初稿完成后,要认真修改,把一切与主题无关的内容都删去,使文章简洁明了。

6.教学研究中易犯的毛病。

    初次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往往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研究的质量。

(1)为研究而研究,没有明确的目的。有些教师认为研究就是写一篇论文,因此先构思论文的内容,然后去寻找有利于该观点的数据。更有甚者,写论文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都不清楚,这样对读者更不会有任何帮助。

(2)没有严密的研究方案,做到哪儿算哪儿。研究的变量不严格控制,结果不可信。

(3)课题大而研究浮浅,研究结果泛泛而谈,对教学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4)只是他人观点的汇总,没有自己的观点与创意。

(5)研究结果报喜不报忧,把话说得太满,结果不可信。实际上研究的结果没有成功与失败之分。任何结果都是对人类认识的一个贡献,证实了原先设想的固然好,没有证实原先假设的也是研究的一个成果,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讨论,以便后人少走弯路。

    教学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初次从事教学研究的教师可以从与他人合作研究开始,逐步掌握研究的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舒运祥

 
 

  • 版权所有©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 中国 广州 黄埔粤ICP备15103669号
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