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外国语学院召开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布置会暨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

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提升课题申报质量,2月27日下午,外国语学院于第二行政楼308会议室召开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布置会暨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会议由外国语学院院长郭遂红主持,外国语学院教学副院长袁鑫、外国语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莫爱屏教授、科研顾问林嘉新教授做发言,院长助理张雅敏、各系部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中青年博士等三十余位教师参加会议。

首先,郭遂红对上一年度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指出了学院科研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结合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目标,对新学年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并对新学期的科研工作提出了5项具体任务。她强调,明确研究方向至关重要,需紧密结合学科动态,凝练出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尤其是要大力发展跨学科研究,整合各方优势,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在团队建设方面,要加强协同创新能力,完善管理制度以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同时,要提升科研成果质量,推动权威期刊论文发表并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此外,强化科研服务意识,优化管理环境,构建科学化科研考核评价机制。郭遂红还特别指出,要鼓励学生参与发表论文,教师应强化科研主体意识,主动服务学科发展需求。

林嘉新教授对2024年的科研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未来工作进行了规划。他提出,一是全力冲击国家级等高层次科研项目;二是扩大项目申报基数,提升立项成功率;三是深化“导师-学生”科研共同体建设,推动毕业论文与联合发表论文双线突破;四是围绕翻译硕士点建设目标,加速译著成果产出与校外导师资源整合;五是实施“科研骨干培育计划”,推进教师常态化科研能力培训,通过专家讲座、申报辅导等形式赋能教师成长。

袁鑫副教授聚焦技术变革趋势,提出“AI驱动科研创新”行动倡议,倡导教师积极运用数智化工具开展人文社科研究,抓住主流红利期。同时建议以团队协作机制打破研究壁垒,通过日常科研思维训练提升学术敏锐度。

莫爱屏教授也发表了重要观点,他认为 AI 赋能科研是大势所趋,AI技术应与跨学科合作深度结合,加强合作能汇聚更多力量。同时,呼吁教师以核心期刊发表为目标提升论文质量,并通过“每日学术微习惯”培养持之以恒的科研韧性。最后,莫爱屏针对AI赋能学术论文理论框架建构的“深度”思考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议最后,郭遂红发表了总结性发言,要求全体教师要以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和务实的作风投身科研工作,既瞄准学科前沿深化跨学科探索,又扎根实际需求推动成果转化,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功成有我”的使命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研动能。

会议现场(一)

会议现场(二)

  • 版权所有©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 中国 广州 黄埔粤ICP备15103669号
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