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广州商学院外国语学院与艺术设计学院在学校第二行政楼208会议室联合召开“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2025年调研研讨会暨教师节座谈会。校长隋广军、副校长周鹏、副校长邹新月、校长助理张燕、校综合办公室主任郑蓓、科研处处长邴萍萍、人事处负责人张韬、教务处负责人李迪宏以及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参会,会议由隋广军校长主持,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两学院未来教育工作规划明确方向。
会议伊始,外国语学院院长郭遂红就学院总体情况进行详细汇报。她从学院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研成果、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全面梳理了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郭遂红院长着重提及学院重点推进的“五大强师工程”,通过系统化工程体系,为教师成长搭建全周期发展平台。针对青年教师培养,学院制定了“导师带教+专项培训+实践锻炼”的三维培养模式,定期开展教学能力提升讲座,并推荐青年教师参与校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等,助力青年教师快速实现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的转变。同时,为提升竞赛型教师团队能力,学院组建了竞赛指导团队,围绕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外研社・国才杯”系列竞赛等重要赛事,开展常态化备赛研讨、模拟演练,教师竞赛指导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显著提升。郭遂红院长也重点介绍了学院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优化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色举措与实践经验。此外,郭遂红院长也客观分析了当前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教育家精神”内涵,提出了未来在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计划与举措。
随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林钰源从学院介绍、教学科研工作成果、人才培养定位及举措三个维度,系统汇报了学院整体发展状况。艺术设计学院专业设置覆盖多个核心领域,形成了“设计+技术+文化”的特色专业集群,基于学院及专业的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林钰源院对近年学院所获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林钰源院长重点汇报了人才培养定位与举措,他明确提出学院的核心培养目标是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致力于将艺术设计学院建设成为“设计界新粤军的黄埔军校”。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构建了“全链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系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美学眼界与人文底蕴。此外,林钰源院长特别强调 “教师培养与学生培养同等重要”,提出“让艺术学院成为新教师成长的摇篮”的发展理念,为新教师制定的成长方案,通过资深教师传帮带、定期开展教学观摩与评课、开设人文艺术讲堂等举措,确保新教师从“青涩入门”到“骨干成长”,在实现个人专业价值的同时,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持续动力。
在教师代表发言环节,来自外国语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师代表们结合自身教学、科研和育人工作实际,畅谈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大家纷纷表示,作为高校教师,要始终牢记初心,以教育家为榜样,不断提升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用心关爱学生成长,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时,教师代表们也围绕教学资源保障、科研支持、竞赛指导等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最后,校领导隋广军、邹新月、周鹏等分别对会议内容进行反馈并发表讲话。校领导们对外国语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近年来的发展成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两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思路清晰、举措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教师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校领导们逐一进行回应。隋广军校长强调,目前学院面临的问题,要循序渐进地解决,表示学校将高度重视并积极协调解决,为教师们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指出,学院要深化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向上的、和谐的、积极的学院文化,在学生培养上,注重培养其自主能力、自强精神与独立意识。
此次调研研讨会暨教师节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为外国语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也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座谈会现场
隋广军校长发言
邹新月副校长发言
周鹏副校长发言
外国语学院院长郭遂红进行学院总体情况汇报
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林钰源进行学院总体情况汇报
艺术设计学院教师代表杨晓旗教授发言
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麦影虹副教授发言